富平 “四链驱动” 走出县域电商发展新路径
富平县,地处关中平原中北部,坐拥两项“国字号”桂冠:“中国柿子之乡”与“中国奶山羊之乡”。这里拥有全国最大的柿子连片种植区,面积达36万亩;更是全国最大的奶山羊基地县,存栏量达95万只。
然而,丰饶的资源曾长期被传统农业的瓶颈所困:产品附加值低、流通效率差、品牌认知弱,如同沉重的枷锁,制约着发展活力。近年来,富平县敏锐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,以柿子和奶山羊两大特色产业为引擎,创新构建“政策链保障、孵化链育才、供应链提效、品牌链增值”的“四链驱动”电商生态,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电商发展之路。
富平县深知,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引领与全方位的资源整合。为此,县里成立了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,构建起“政府引导、部门落实、企业运作”的高效工作机制,定期研判破题,为电商产业的稳健发展筑牢根基。
一系列政策文件如《关于推动和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方案》等相继出台,涵盖资金扶持、体系建设、物流发展等多个方面,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政策矩阵。在遵循“谁投资谁受益”市场化原则的基础上,广泛吸纳各方资本,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,打造出“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、多方共赢”的良好发展局面。
借助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的契机,富平县整合财政专项资金,持续加大对电商产业的扶持力度。从电商体系建设、电商中心打造、电商人才培育到物流发展等各个环节,都给予了充足的资金支持,不断完善农村电商基础设施。这些政策的出台与实施,如同一场场及时雨,滋润着富平电商发展的土壤,吸引了众多电商企业和人才纷至沓来。
政策红利下,齐村镇董南村青年王进踏上电商创业之路。从单枪匹马直播,到组建二十余人团队,盖起2000平米厂房,销售总额突破6000万元。并且,在他的带动下,身边已有14人也做起了直播带货,间接影响100多人加入带货行列。“富平政策吸引力十足。”王进感慨,“培训、设备、场地、货源对接全方位支持,能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地打拼。”2024年,富平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57亿元,网络零售额达到22.57亿元,以柿子、奶山羊、花椒等特色产业为核心的电商矩阵已然形成,带动当地就业人数超过25万人。
人才是电商发展的核心引擎。富平县全力推进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,精心打造 “一中心多基地” 的孵化平台。建成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,集技术支持、主体培育、电商孵化、品牌建设、产品展示、营销推广等多功能于一体,为电商企业及传统企业转型提供全方位、一站式服务。
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,富平县建立了“入门培训+实战提升+精英孵化”三级培育体系,并大力实施“万人电商扫盲计划”。针对16个镇(办)及村开展“新农人”特训营、直播技能大赛等各类培训100余期,年培训人数达2万余人次。同时,建设电商直播基地,配备专业直播设备,打造多样直播场景,为电商企业及个人提供技术指导、硬件及场地支持,年培训专业人才500余人。
在孵化链的精心培育下,许多人实现了自己的电商梦想。东华街道办皂角村的翟玲娟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举办的三次培训。系统学习后,她投身直播带货,主销富平花椒和柿饼。“最好时,单日花椒销售额就破万!”翟玲娟欣喜地说,“现在每天工作4小时,月入2000多元,既能顾家又能实现自我价值。电商培训改变了我的人生,让我在家乡也能有所作为。”
此外,还设立创业孵化区,为精英人才提供“0租金+全配套”的创业空间和“1对1”导师指导,为企业提供“一站式”成长服务。积极推动传统企业转型线上销售,为“陕富官方旗舰店”“友德优善”“小丑农产品”“红星美羚” 等企业打造知名主播,通过技术支持、店铺运营、网络营销等多维度服务,助力企业开拓线上市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