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榜 > 正文内容

万米高空急降航班乘客称不满意赔偿

chw1个月前 (07-01)热榜8

6月30日晚,一架由春秋航空日本株式会社执飞的IJ004航班,在从上海浦东飞往东京的途中,于万米高空骤降7000米,氧气面罩瞬间垂落,空姐带着哭腔警示乘客戴好面罩。机上191名乘客,在短短10分钟内经历了从失重到耳压爆炸的生死瞬间,最终飞机紧急备降大阪,虽无人身重伤,但多数乘客出现耳鸣、耳痛等症状,心理创伤更是难以估量。然而,面对这场足以载入个人记忆的“空中浩劫”,春秋航空日本株式会社提出的每人1.5万日元(约合人民币700元)交通补贴或免费改签的赔偿方案,却引发了轩然大波,多数乘客认为这无异于“打发”,而非负责。这起事件,不仅将公众对航空安全的关注推向高潮,更将航空公司在危机处理中的社会责任边界与消费者权益保障标准,赤裸裸地摆在了聚光灯下。

此次高空速降事件,远非一次简单的技术故障,它撕开了现有航空赔偿机制在非人身伤害,特别是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“低价”策略与法律模糊地带。我们将深入剖析航空公司在此类事故中惯用的抗辩理由,审视《蒙特利尔公约》及国内法律在精神创伤赔偿上的适用困境,并提出消费者如何有效维权,以及行业赔偿机制亟待改进的路径。

精神损害赔偿:被低估的“无形之伤”与航司的“避责”逻辑

乘客们在经历高空骤降的极度恐惧后,普遍出现耳鸣、耳痛等生理反应,更深层次的则是难以言喻的心理创伤,甚至可能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(PTSD)。然而,航空公司却以“未造成人身伤害”为由,试图用象征性的1.5万日元平息风波。这种“花钱消灾”的逻辑,在国际航空赔偿框架下,并非没有其“合理性”的遮羞布。

根据1999年《蒙特利尔公约》第17条,承运人对旅客在航空器上或上下航空器过程中的“死亡或人身伤害”承担责任。然而,公约并未对“人身伤害”进行明确定义,尤其未直接提及精神损害的赔偿标准。这为航空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抗辩空间,他们通常会以以下理由进行抗辩:

缺乏直接物理伤害: 航空公司会强调,乘客并未遭受骨折、内出血等明确的身体损伤,因此不构成公约所指的“人身伤害”。

精神损害难以量化: 精神创伤的程度因人而异,缺乏客观的评估标准,航空公司会以此为由,认为赔偿金额难以确定,易引发过度索赔。

因果关系不明确: 航空公司可能辩称,乘客的心理不适并非完全由本次事件直接导致,可能与乘客自身心理素质、既往病史等因素有关,从而削弱赔偿责任。


相关文章

广州上岗“应急供水神器”

广州正在全力筹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。不少计划用于赛事期间的市政设施和装备,需要考虑赛后的继续使用,做到“赛时为赛事赛后为城市”。记者6月18日从广州水投自来水公司获悉,为保障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场供水...

西安高校这些专业排名全国第一

6月18日,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“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”。结果显示,北京大学以94个A+专业荣登全国榜首,清华大学以56个A+专业位居全国第二,哈尔滨工业大学则以49个A+专业名列...

19日上午西安仍有较明显降水天气

19日凌晨至上午我市仍有较明显降水天气,雨量分布不均,局地短时雨强较大,量级以小到中雨为主,偏西地区局地大雨,下午至夜间有分散性小雨或阵雨。根据市气象台预报,18日傍晚至前半夜多云间阴天,有分散性阵雨...

渭河进入汛期 “实战练兵”筑牢交通建设安全网

渭河进入汛期 “实战练兵”筑牢交通建设安全网

六月的渭河,主汛期悄然来临。6月18日上午,一场紧贴实战的应急演练在210国道渭河特大桥拉开帷幕,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在这里开展了2025年河道防洪暨高空坠落应急演练活动,为汛期交通建设安全加上“双保险”...

《长安的荔枝》开票“十分钟售罄”!今夏最热话剧引爆京城

一颗来自盛唐的“荔枝”,尚未登台,便已搅动全城风云!话剧《长安的荔枝》今日(6月18日)午时开票,短短十分钟内,所有场次门票宣告售罄!这并非简单的票房数字,而是一场席卷而来的文化热浪,一次观众用热情投...

男童坐电动车脸被风吹面瘫

 8岁男童坐电动车吹风后出现口角歪斜、眼睛无法完全闭合等症状,就医后被诊断为面瘫,医生称系吹风受凉所致...